- 上一章:第十四章 投机倒把
- 下一章:第十六章 改革和分拆
为防止/百/度/转/码/无法阅读,请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网址访问本站。
唐逸看了眼老人,微笑道:“老人家高寿啊?”当得到扎克拉六十三的回复后,唐逸就微笑道:“六十多岁,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可以用年富力强来形容呢。”
也不知道扎克拉怎么翻译的,想来意思差不多,老人睿智的双眼含笑看着唐逸,似乎知道唐逸想说什么。
确实,游牧民族缺医少药,有了疾病大多是由流传下来的古老土法治疗,平均寿命和内地差了一大截。
“老人家,为了子孙后代,咱们土家族暂时不用腿走路又怎么了?将来,咱们土家族的子弟都是要开汽车的!”唐逸微笑着说。
老人没有说话,扎克拉微笑说了几句土家话,老人就笑起来。
留下老人和扎克拉在帐篷里倾谈,唐逸站起来说出去走走,老人含笑点头。
帐篷外,一名十一二的土家女孩凑到唐逸跟前,怯生生问了几句什么,旁边的土家族干部忙翻译,“她在问,将来她能不能开汽车。”
看着她眼里的希翼,唐逸微笑摸摸她的小脑袋,点了点头。
小女孩儿就笑了起来,笑得很甜很甜,甚至很久很久以后,那甜甜的笑容还在唐逸脑海里浮现,也在时刻激励唐逸,为了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将来笑得更甜而奋斗。
和游牧民们告别的时候,小女孩儿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将漂亮的花环套在唐逸脖子上,在唐逸微笑低头时,小女孩儿在唐逸脸上亲了一下,说:“唐逸,我喜欢你!”
大家都笑起来,坐在吉普里,唐逸还见到小女孩儿在后面用力挥手,唐逸看了眼扎克拉,但没有问小女孩儿的汉语是和谁学的,只是微笑拍了拍扎克拉的肩膀,说:“希望他们的明天更好。”
……
软软的大床上,看着怀里一袭白纱睡裙,清丽若仙的小妹,唐逸就轻轻叹口气。小妹睡得很熟,或许只有在唐逸怀里,她才能真正安安稳稳睡上一觉。
壁挂荧幕上,哀乐阵阵,新闻联播正在播放宁老的追悼会。接下来十几天的央视黄金档,将会播放大型连续剧《戎马一生》,讲的是宁老在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国家给宁老的荣誉不可谓不高,已经很久没有领导人去世后会在央视通过电视节目进行长达一个月的哀悼和纪念了。
唐逸也很难受,追悼会上,唐逸第一次真正落泪,不管外人对宁老评价如何,在唐逸心里,宁老无疑是位异常慈和的长辈,极为偏爱小妹,爱屋及乌,甚至自己比宁家的子弟还要受到宠爱。
手机震动起来,唐逸接通电话,话筒里是一个柔和的声音,“唐逸,小妹没事吧?”是岳母马素贞。
唐逸低声道:“嗯,她睡了。妈,这几天累坏了吧?”这是唐逸第一次叫马素贞“妈”,叫得很自然,马素贞明显怔了一下,随即就欢笑道:“不累,不累,你这孩子,叫阿姨就行了,咱们没那么多讲究。”
唐逸说道:“那怎么行?我,我还等合适的机会喊岳父一声爸呢。我呀,以后就是你们的儿子。”
“不急,不急……”马素贞声音有些哽咽,或许是欢喜,或许欢喜之余想起了公公的离世,眼泪却是止不住地落。
唐逸轻声道:“妈,爷爷在天上,也不希望看到我们这个样子,您节哀。”
“嗯,嗯,其实,其实爷爷走得很安详,他一直说给他两年时间给他两年时间,老天爷虽然没给他时间,但看到德忠,看到你和小妹,他,他应该很安心……”
唐逸眼角又湿润起来,宁老走前最后一句话竟然是对自己说的,“小妹给你,我很放心”,目光异常的慈和,虽然接着就渐渐暗淡、涣散,但唐逸,仍然记得那一刻自己的悸动。
“唐逸呀,亲家回美国了吧?”马素贞说的亲家自然是萧金华,宁老去世,萧金华也特意回了国,只是低调得很,没什么人知道。
“嗯,回了,她临走还交代要我好好照顾小妹。”
马素贞欣慰地笑了,“她,她喜欢小妹吧?”这些话以前马素贞是问不出口的,但唐逸叫了声“妈”之后,两人的心好像贴得越发近了。
唐逸道:“当然喜欢,有谁会不喜欢小妹呢?不喜欢小妹的人我看脑袋都有问题。”
马素贞微笑不已,听得出唐逸是很疼小妹的,“唉,也就你觉得小妹好,小妹那性子?没几个受得了,是亲家大量。”
唐逸低笑道:“不是萧女士大量,是小妹真讨人喜欢,小妹有一次给萧女士倒了杯茶,您猜怎么着?萧女士念叨了一晚上,我看啊,她都想抱着小妹亲上两口。”
虽然唐逸说得夸张,马素贞还是松了口气,看来亲家最起码不讨厌小妹,那就好,以前最担心小妹嫁过去,处理不好和婆婆的关系。
“妈,你早点休息吧。”唐逸轻声道。
马素贞嗯了一声,随即就想起了打电话来的要紧事,轻笑道:“傻孩子,你不知道吧?你要做爸爸了。”
唐逸愕然道:“什么?”随即欣喜若狂,“你,你是说小妹有了?”声音高了些,怀里的小妹动了动,唐逸忙将声音压下来,“妈,小妹有宝宝了,是吗?”
“嗯!”马素贞比唐逸还开心,“我呀,要做奶奶了。”顿了下,声音低沉下来,“爷爷,没有带着遗憾走,这是老天给他的恩赐吧!这些日子忙,我就没和你说这事儿。”
悲伤的日子里,确实不适宜那时候告诉唐逸,唐逸也轻轻叹口气,点了点头。
“好了,没事了,你早点休息。”马素贞最后突然笑起来,“失眠的话,就和小妹聊天,那个傻丫头,没心没肝的,有了宝宝,也没见她多开心。”
唐逸就微微一笑,但还真想不出小妹做人妈妈会是什么模样。
挂了岳母的电话,唐逸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爷爷,宁老的去世无疑对爷爷是个打击,故旧一个个离去,那种心理上的孤寂最可怕,唐逸甚至觉得,爷爷一瞬间就老了下去。
“小妹怀孕了?”爷爷声音难得的兴奋起来,随即就笑:“好,好,好啊。可以看到我的重孙再走,好。”
“爷爷,您不要老说这种话,我还等着给您庆祝百岁寿诞呢!”唐逸不满地嘟囔,唐老就笑了,“不说,不说!”显然重孙即将临世令他心神激荡,对孙子竟然千依百顺起来。
“爷爷,明天晚上我和小妹去看您,我陪您喝一杯。”唐逸微笑着道。
唐老笑声不断,甚至挂电视时唐逸竟然听到爷爷哼起了战斗歌曲,简直令唐逸觉得不可思议,想不到小宝宝的到来会令老人家们这么开心。
电话打给萧金华时,萧金华却是微笑道:“亲家早和我说了,我现在总算放心了!我就怕小妹身子骨和别人不一样,那可就苦了她了。”
第二天一早,小妹睁开眼睛,就见床头柜上,摆着一碗浓香四溢的蟹肉粥,唐逸围着围裙,进进出出的。
小妹好奇地看了唐逸几眼,就起床,去洗了澡,回到卧室说:“唐逸,房里味道不好了呢!”
按以前唐逸肯定是诸多借口,没准还拧小妹俏脸几把开玩笑,但今天唐逸却是马上微笑道:“行,明天我就能掐准点了,保准你一起来,正好喝上热气腾腾的粥。”
小妹更是奇怪,而唐逸已经端起床头柜上的蟹肉粥,笑着说:“来,去餐厅吃!”
正房有单独的餐厅,在客厅西侧,按照唐逸的设计,餐厅装修得很古雅,深红檀木桌椅,白玉壁灯,气派不凡。
唐逸拿起小白玉勺,温柔地喂小妹喝粥,虽然以往唐逸疼爱劲儿上来,也时常这样宠溺小妹,但今天明显不同,小妹奇怪地问:“唐逸,你怎么了?”
唐逸微笑道:“不要问这么多,照顾好咱们的宝宝。”
啊,小妹明白过来,看了看自己的肚子,就有些不开心,“里面怎么会有个人呢?我不喜欢。”
唐逸就有些挠头,小妹的反应还真是出人意料。
“是你的宝宝,我会生下来的。”小妹自顾自喝起了粥,好像生宝宝是例行公事。
唐逸无奈地笑:“那谢谢您啦。”小妹也不理他的贫嘴。
唐逸挠着头琢磨,虽然小妹现在看起来一副无所谓,但想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生的母性总会被唤醒吧?看了眼冷冷清清的小妹,唐逸又突然有些怀疑自己的想法。
……
秋天到了,范各庄农业试点的各项数据也源源不断地报上了发改委,虽然农产品深加工暂时还看不到大的效益,但仅仅是粮食和蔬菜的收入,就令范各庄的村民笑开颜。在农庄工作的劳力,收入基本和县城职工的平均工资持平,而不愿意土里泥里干庄稼活去外面打工的,轻轻松松拿到了年度的红利。今年的分红是每人一千多元,虽然不算多,但给人的感觉是什么都不用做,干等着拿钱,一家三口的,就是四五千块,比城里吃低保的家庭收入还要高。
黄海市市长孙有望来到了北京,和他一起上京的除了市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尚有范各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干部,张强军主任和韩冬梅副主任都跟了来。
唐逸在纽约大酒店明月轩菊花厅宴请孙有望等黄海干部,除了孙有望,尚有四名黄海干部和唐逸欢聚菊花厅,农办主任董玉萍,市长助理、市发改委主任于亮,张强军和韩冬梅。
其实跟孙有望来北京汇报工作的干部张强军和韩冬梅级别最低,但他俩是农经区主管,唐逸点名邀请了他们。
金碧辉煌的大厅,令人垂涎欲滴的菜肴,很多菜,就是孙有望也叫不上名字,至于佛跳墙等名菜,孙有望倒是吃过,但那些不过是几百块钱的赝品,纽约大酒店这种要提前几天预定、烹制的原汁原味的正宗名菜,还是第一次品尝。
孙有望笑呵呵道:“又要唐主任破财了,这餐饭,我就是想请客都请不起啊!”
唐逸微笑道:“应该的,你们辛苦了大半年,应该犒劳一下。”
佛跳墙汤汁呈半透明状,香气扑鼻,鱼翅、燕窝整齐化一,令人食指大动。韩冬梅好奇用汤勺舀了一小口汤汁,在嘴里细细吧嗒滋味,听说佛跳墙有一汤十种之说,每一口混合盅里不同的食料,都能品尝出不同的滋味。
汤汁鲜美,回味无穷,韩冬梅轻轻叹口气,要是爱人能吃到就好了。
唐逸却是笑呵呵和孙有望谈起黄海的工作,看来于方舟和孙有望就算有矛盾,也在可协调的范围内。经济上的工作,于方舟是放手要孙有望一把抓的,听孙有望谈到工作时时不时就提到于方舟的正确领导就知道,两人合作得还算不错。
当然,唐逸也知道,以孙有望的嗅觉,自不难知道江南是唐系的大本营,而从孙有望角度来看,来自江南的于方舟是根正苗红的唐派,他不论比资历比亲疏可能都觉得差于方舟一些,就算有不满,也不会在自己面前表露。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农经区,孙有望谈到,范各庄临近的几个镇的村民要求搞农庄的呼声越来越高,市里也准备挑选一到两个镇合并进农经区,并且将农经区升格为正处级开发区,争取在两到三年内将农庄改革推广到整个台州市。当然,这也要得到发改委、农业部等中央部委的批准。
唐逸笑了笑,虽然觉得步子有些慢,如果是自己,怕是现在就会开始准备在台州市进行推广。不过孙有望稳一稳是对的,唐逸自不会再对黄海政务指手画脚。
孙有望又笑道:“就一点不好,听农经区的同志讲,村民们要求进农庄工作的越来越多,这个矛盾不好解决啊!”
想想也是,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大农庄,颠覆了以往村民对农活的认知,觉得一天到晚也没见干啥就能拿颇高的工资,自然都跃跃欲试,其实大农庄很多工作,还是很累的。